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业界资讯 >

多尺度时空注意力赋能古籍OCR革新

时间:2025-05-30

在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浪潮中,OCR技术作为文字识别的核心引擎,始终面临模糊字迹、异体字形等历史遗留难题。本文提出的多尺度时空注意力机制,通过融合卷积神经网络(CNN)的空间特征解析力与Transformer的时间序列建模能力,构建了跨尺度注意力网络架构,为古籍OCR精度突破提供了新范式。

技术突破点一:双模态特征解耦重构 传统OCR多依赖单一CNN特征提取,难以应对古籍中"墨迹漫漶"与"异体混用"的双重挑战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CNN的局部空间感知能力与Transformer的全局上下文建模优势结合:

  • 空间维度:采用多尺度膨胀卷积模块,通过不同膨胀率的并行卷积核捕捉3×3至15×15像素范围内的局部结构特征,尤其强化对"虫蛀残缺""晕染粘连"等退化文字的边缘刻画。
  • 时间维度:引入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,构建字符级序列建模通道,通过可学习位置编码捕捉行文中的上下文依赖关系,有效解决"通假字误判""异体字歧义"等问题。

技术突破点二:跨尺度注意力融合 为解决双模态特征维度不匹配问题,设计动态门控融合单元:

  1. 空间特征通过1×1卷积降维后,与Transformer输出的序列特征进行通道级拼接
  2. 采用通道-空间双重注意力机制,自适应调整局部特征与全局语义的权重分配
  3. 通过残差连接保持原始特征完整性,避免信息丢失

实验数据显示,在《四库全书》残卷、《敦煌遗书》等典型古籍数据集上,该模型对模糊字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4.7%,异体字召回率达92.3%,较传统CRNN模型分别提高18.2%和21.6%。特别在"朙(明)""叅(参)"等异体字识别场景中,通过上下文语义约束将误识率从37%降至8.9%。

工程化应用价值 该技术已集成至"智识古籍"OCR平台,支持:

  • 毫秒级单字识别响应,满足海量古籍扫描件实时处理需求
  • 自适应特征权重调整,兼容刻本、写本、活字本等不同载体
  • 可视化注意力热力图,为文字考据提供决策依据

随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推进,本技术方案为构建超大规模古籍数字资源库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未来将探索与多光谱成像、三维形貌重建等技术的融合,进一步突破纸张老化、墨迹褪色等极端条件下的识别瓶颈。

点击在线客服     Copyright © 深圳市金鸣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粤ICP备17115101号-1     金鸣表格文字识别,公安备案

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395号

金鸣识别智能体
Icon
金鸣表格文字识别助手
人工智能识别准 | 批量合并更便捷
欢迎您!我是基于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的金鸣识别智能体,请说出您遇到的问题。
正在思考,请稍候.....